大奖国际官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中国大奖国际官方报:控制增量 优化存量以科技创新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

来源:中国大奖国际官方报 作者:姚燕   发布时间:2012-06-27

        在今年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这简短的文字为水泥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作为大奖国际官方行业科技工作者的大奖国际官方喜忧参半,喜的是水泥行业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忧的是大奖国际官方在认真贯彻落实这一任务时压力很大。如何以科技创新促进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将是行业科技领域的重大课题。

水泥行业现状、问题与措施

        水泥工业作为我国基础性原材料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近十余年时间,水泥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体现在: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技术进步成绩突出、企业集中度大大提高。水泥工业不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水泥产量已达到20.6亿吨,约占世界水泥产量的60%,总量之大,令人堪忧。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国家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基本建设步伐有所放缓,水泥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更加显现,大部分水泥企业效益明显下滑,而能耗和排放总量仍位于工业企业前列。

        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呈下滑态势,特别是占投资比重20%左右的房地产投资下降明显。2012年上半年受制于房地产调控和楼盘库存率高居不下的双重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一方面,铁路、水利、公路、城市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受目前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双重影响,增长速度未见明显改观。相关机构预计“十二五”期间,水泥需求年增速将从“十一五”期间12%左右的复合增速回落至3%~4%。另一方面,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水泥产业调控力度,但由于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的需求迅速增长,使得水泥投资加速增长,产能释放快速增加。据水泥协会统计,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形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506条,设计熟料产能14.3亿吨。其中,2011年新增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71条,设计熟料产能2.05亿吨,2012年新项目建设还将有100多条,到2012年年末我国新型干法生产线预计将达到1600多条。根据现有数据预测,到2013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将达到31.33亿吨,而需求量预计为24亿吨,富余程度超过30%,水泥行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局面。此外,原料、能源价格上涨也将对水泥行业的发展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和挑战,水泥企业应审时度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转型升级中找到新的突破口,才能保证水泥行业继续健康发展。目前,行业和企业的主要措施有:形成共识、标本兼治,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同时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联合重组力度;延长产业链,扩展上下游,向商品混凝土等应用领域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水泥品质标准;大力推进水泥企业的节能减排、废弃物利用,使水泥工业成为绿色环保不可缺少的行业;坚持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广新品种水泥,扩大特种水泥份额。随着国家对工程质量和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通用水泥已不能满足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水电、公路、核电等领域对专用水泥的呼声愈来愈强烈。这也是水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极好机会,但这还没有引起水泥企业的足够关注。

发展特种水泥机遇难得

        特种水泥作为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也要顺应整个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大力发展和推广新型干法技术,提升水泥产品质量,拓展应用领域和范围,提高我国工程领域尤其是国家重大工程的水泥混凝土技术水平,满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促进水泥行业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同时,特种水泥也可作为新兴产业,列入国家国防建设需求、抢修抢险和防灾减灾的重要物资。

        1.特种水泥研发成果及现状

        特种水泥作为我国水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重大、重点工程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起着普通水泥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油井的固井工程必须采用油井水泥,大坝建设应采用中热水泥或低热水泥。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大坝高185米,底部宽121米,共浇筑了近3000万立方米混凝土,使用了500万吨中热水泥,高质量中热水泥为保证三峡大坝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是我国特种水泥研发的起源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研制发明了6大体系、7大类共60余种特种水泥,如硫铝酸盐水泥系列,油田固井工程用API系列油井水泥,抢修、抢建、堵漏止水和低温施工用的快凝快硬水泥系列,大体积水工建筑用低热微膨胀水工水泥系列等品种,取得了大量丰硕的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科技大会奖1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不仅很好地满足了我国国防、石油、水电、冶金、化工、建筑、机械、交通等行业工程建设的迫切需要,也使我国在特种水泥理论研究、品种数量及应用等方面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国内强势单位组建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承担了国内大量的水泥混凝土领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技术成果已辐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连云港核电站等国内重大工程领域,为确保这些国家工程建设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虽然我国在特种水泥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产量低,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规模不相适应。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特种水泥占水泥总量的5%,近年来我国水泥总量迅速增加,而特种水泥没有得到发展,目前我国特种水泥年产量不足2000万吨,仅占我国水泥总量的1%左右,与国外先进国家的5%~10%有较大差距。目前,由于我国一些工程部门和应用领域对特种水泥一些特性还缺乏充分的了解以及对混凝土耐久性重视不够,相应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尚待完善以及特种水泥产品价格偏高等原因,致使很多应该使用特种水泥的工程尚未得到应用。二是集中度低、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能耗高。由于我国特种水泥的使用量上不去,特种水泥大多是由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生产,主要水泥品种(如硫铝酸盐水泥、白水泥等)仍是采用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相对落后的中空窑、小型立筒(旋风)预热窑、小型分解窑生产,不仅生产规模小、能耗高、环境污染较严重,而且在生产控制和质量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特种水泥性能不够稳定,也影响了特种水泥的推广应用。

        2.大力发展特种水泥的意义

        目前,我国仍处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时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稳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国房屋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铁、水电、核电、铁路、交通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提速,成为投资拉动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公路交通、铁路、水利和核电等工程领域的建设投资将超过10万亿元。其中,道路交通建设投资6万亿元,公路总里程将达450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0.8万公里。铁路基本建设投资2.8万亿元,将新建3万公里线路。核电建设投资超过4000亿元,核电装机达4000万千瓦。水利投资达到4万亿元,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深入和扩大,工程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和基础设施正向超大规模和在极端环境中发展,如超大体积、超大跨度、超高、超深的工程建筑和水下、海洋、盐碱地以及其他严酷环境条件,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特种水泥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也为特种水泥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一些领域已明确提出需求,希望水泥行业能够提供性能优良的专用水泥,以提升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大力推动和发展特种水泥,提升行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性能和标准技术水平,拓展特种水泥的应用领域,提高我国重大工程水泥混凝土质量水平,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不仅对于我国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均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我国水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工程质量百年大计的重要内容。

        3.推动特种水泥发展的举措

        结合我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后我国特种水泥的发展应以坚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形成行业合力向各建设领域宣传和推广特种水泥,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淘汰落后,优化行业技术结构。大力发展特种水泥新型干法生产技术,淘汰中空窑、小型预热器窑等落后产能,不断用先进生产工艺取代落后生产工艺,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

        二是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同时,特别强调与应用领域的相应部委和研究机构、标准制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需求作为特种水泥发展方向,组建以科研院所、水泥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的产、学、研联盟模式,开展特种水泥生产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提升我国重大(重点)工程领域水泥混凝土技术水平,为国家重大工程高耐久、长寿命、高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撑。形成特种水泥研究、生产和应用的完整技术支撑体系,拓展特种水泥用途和市场空间。

        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优化区域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资产流动和重组,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提高特种水泥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

        四是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治理污染。研究开发工业废渣如电石渣、钢渣、硫酸渣、赤泥等生产特种水泥技术,以达到节料、节能和环保的目的;进一步加大特种水泥生产企业的环保投入,强化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水泥粉尘和烟尘的达标排放。

        五是开发节能的水泥新品种。当今世界水泥工业的发展是以节能、环保和高性能为中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特种水泥的发展也应顺应这一发展主题。通过系统研发以节能为特征的新型熟料矿物体系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应用,引领世界低碳水泥发展。

        4.支持发展特种水泥的建议

        一是按照区域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鼓励大企业集团推动特种水泥联合重组和优化布局,提高企业规模化程度,实现特种水泥生产和应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通过政策激励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行业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二是在特种水泥的应用上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大企业集团在产业链上推进特种水泥生产及应用的一体化,实现与上下游产业的技术融合,加大工程使用,提高工程质量和服役寿命。

        三是加大对特种水泥生产和应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和完善相关工程领域的设计规范(标准)的水平,将特种水泥的推广应用与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协同建筑设计标准、产品使用标准和施工规范规程,充分发挥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引领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形成我国特种水泥研究、生产和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

        21世纪我国水泥工业面临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并存的局面,通过大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使新增产能得到遏制,使产业链得到延伸,使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工作得到推进。特种水泥作为我国水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需求,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