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国资小新:宋志平:从麻省理工看产学研创新体系
来源:CNBM 发布时间:2019-03-123月上旬,北京已是春意渐浓,但波士顿依然寒风料峭,白雪皑皑。世界两所最著名的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相邻而立,坐落于查尔斯河畔。本次访美,我作为世界水泥协会主席,先到华盛顿,围绕着水泥行业减排的主题与世界银行的官员们进行了交流,然后应哈佛大学商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校方的邀请,来到波士顿,踏着瑞雪,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同学们作了案例演讲,并访问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媒体实验室和MIT全球产业联盟等机构。麻省理工学院是我本次访问的最重要一站。
雪后的麻省理工显得静谧而美丽
麻省理工学院(MIT)创立于1861年,从1865年开始招生,大约1000名教工,4500名本科生,6500名研究生,占地0.67平方公里,拥有5个学院,沿着波士顿查尔斯河一字排开。MIT走出了66位美国工程院院士、79位美国科学院院士、31位美国医学院院士,以及75位诺贝尔奖得主,目前有10位诺奖得主在校任教。这里也是一个创新基地,麻省理工的校友们创建了三万余家活跃的公司,共计雇用了450万名员工。更让大奖国际官方感到吃惊的一个数据是,由MIT校友创建的公司每年总计收入为两万多亿美元,位列世界第十大经济体。
就像旧金山的101公路和斯坦福大学的关系一样,波士顿128公路主要依托麻省理工学院,以路为轴,聚才兴业,积聚了数以千计的研究机构和技术型企业,形成了世界闻名的高科技创新走廊,两者分别创造了麻州奇迹和硅谷奇迹,在美国东西部相映成辉,成为著名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经典案例。了解MIT的创新路径和大学精神,对大奖国际官方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培养企业家精神将会非常有裨益。虽然由于行程的关系,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在这里进行访问和交流,能够见到和听到的十分有限,我依然觉得收获满满,受益良多,有三个方面的认识尤为深刻。
128走廊上创新企业星罗密布
一.教学、研发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和我会谈的麻省机械工程系刚刚卸任的系主任陈刚教授,他身兼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是华人科学家的骄傲。获知陈刚院士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而我也是该校毕业的博士,大家算来是校友,这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在他担任机械系系主任十几年的期间,麻省机械系成果卓著,人才辈出,综合排名长期位于全美第一。
从陈刚院士的介绍中,最强烈的感受是他们创新的教育方式和开放的研究体系,是开放和跨界的融合。该系的研究范围远不是大奖国际官方传统的机械工程概念,而是涵盖了非常广阔的范围,从机械工程延伸到生物工程、能源与环境、海洋、微纳米材料等领域,产生了人造皮肤发明人Yanni Yannas、3D打印鼻祖Ely Sachs等著名科学家。陈刚院士本身在国内以前是学发电和锅炉专业的,来美国以后,他的研究领域延伸到了发电/储能材料和装置,导热/隔热材料,乃至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方向。他的热充电电池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2014年改变世界的十大想法之一,诸多发明屡获殊荣,成果斐然。
华中校友陈刚院士是中国人的骄傲
MIT特别鼓励学生的创造,学生们的研究和论文方向不必局限于他们的学科,专业上不设界限,可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为主,老师觉得好就可以;但同时,教授带学生必须要找到经费的支持,而这些经费的取得往往来源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得不到经费就无法开展研究,这样,创新的想法就紧紧结合到了未来市场和实际应用,使研究的选题更加精准。我也了解到企业如果能资助和支持项目的话,知识产权仍归高校所有,但可有优先使用权,这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机制,给了大奖国际官方很大的启示。
二、着眼于开放交叉和前沿科技
麻省理工的媒体实验室(The MIT Media Lab)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机构,它成立于1980年,本身来源于计算机系几个教授一些跨界的、甚至异想天开的想法,所以曾经一度要被撤销,但麻省理工最终还是给了他们继续尝试的机会,后来诞生于计算机系的这个机构竟然加入了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从这里诞生了麻省的3D打印等众多优秀技术,也给美国英特尔等公司的崛起提供了强劲的支持。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是一个致力于科技、媒体、科学、艺术和设计融合的跨学科研究室,其使命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老实验楼由毕业于该校的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新实验楼由日本著名建筑师桢文彦设计。媒体实验室致力于研发最新的计算机科技,当中许多属于最前沿的科技发明,以概念性产品为主,到处弥漫着一股创新活力,跳动着数字时代的脉搏。
媒体试验室充满神秘和传奇
媒体实验室的创新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和独创性研究的结合。这类研究难度很大,有相当大的风险。在没有成功把握的情况下,如何决定开展某项研究,并将其长期持续下去?
媒体实验室二十几年来的经验表明,创新研究可以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
人本主义:研究内容直接针对人的需求,目的在于帮助人类提高生活质量。
交叉性:研究内容涉及学科众多,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跨学科范畴。
独创性:在媒体实验室,最注重和强调的是要有独创性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开放性:媒体实验室是一个完全对外开放的实验室,使得研究人员不断获得创新的动力。
在研发合作方面,实验室有很多来自企业界、军方、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赞助或合作单位。这些全球性企业和政府部门及相关研究院所积极参与及赞助媒体实验室的研发合作项目,建立了独特的产学研模式。赞助者参与这些创新、探索性的研究协作,开阔了眼界,了解了新的趋势,得到可靠的信息;媒体实验室中教授之间、学生之间的背景很不相同,研究的内容也相互交叉,使得各个个体和小组之间的协作非常频繁,因而教授和学生常常定期举行会议,相互交流研究思路和心得。这种发散式的创新方式在单个企业内很难进行。
媒体实验室的产学研发合作有一个原则,即研发合作商一般不要求实验室为其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多数研究课题及内容由实验室和教授自行决定,以保证在学术研究上的自主、前瞻和原创。另一方面,与上述机械系的情况一样,媒体实验室可以从赞助者那里了解市场的动态,以及得到必要的财力和物力的支持。这样就构筑了一个典型的双赢模式,使媒体实验室成为美国一个著名的创新机构,他们的3D打印、智能制造、材料加工技术方面的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中国的搜狐公司的创立和成功,也是得益于这个实验室的支持。
三、创新创业与产业界互相融合
MIT的全球产业联盟是连接MIT的创新源头和产业转化的桥梁,该联盟成立至今已经70多年了。这个校企合作机构连接着1700多家和MIT相关的创新型初创企业和260余家联盟会员企业,这些联盟会员企业都是经过MIT筛选的一些大企业,参加联盟要交一定的会员费,双方都有一些合作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大奖国际官方也有幸成为成员之一。平均每年会有600个项目的接洽,当然也不是每个项目都能成功。技术领域涵盖太空探索、大数据分析、健康、纳米、生命科学、可再生能源、机器人、3D打印等等领域。在这些领域,MIT聚焦于实践的影响力和商业的价值这两个目标,通过与学校知识产权事务办公室、风险投资服务机构和企业互信机构的合作,构造成为一个创新中心,在这个创新中心里活跃着一些最新、最先进的思想和实践,以及和企业、社会之间的不断联系和互动,从而将企业的需求和麻省理工的人才、技术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生创新创业、教授帮助指导和社会的应用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活跃互动的创新平台和融合纽带,达到创造商业价值、构建社会影响的目标。MIT认为这两个目标是大学对社会最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后者。反观大奖国际官方的大学,虽然这些年也在搞产学研合作,但缺少创业孵化的环节,很难形成产业的转化,使得产学研合作常浮在表面,流于形式,美国的大学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大奖国际官方深入思考与借鉴。创意、创新、创业的融合,教育、研发、企业的融合,创客、试验室和资本的融合,是创新动力和创业发展的源泉。支持学生创业发展,不光是学校鼓励学生自我就业的途径,更是为大企业和投资人培育了最新的产业创新的种子,而麻省这片沃土正是提供了创新创业的雨露阳光。麻省理工的创新方式使我理解了什么才是开放式创新平台。
MIT产业联盟办公室负责人Karl Koster和大奖国际官方交流
联想到当大奖国际官方走进MIT主教学楼时,看到的几个长幅:Education(教育)、Innovation(创新)、Research(探索)、Passion(激情),我更加深深理解了麻省理工这个名校成功的源泉。春去秋来,一批批优秀的学子进入MIT,得到了悉心的教育,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和激情,通过持之以恒的探索掌握了动脑和动手能力,而当他们走向社会之后,还继续给予他们学校的创业信息和指导,为他们接上翅膀,让创新的鸟儿飞得更高。没想到MIT作为世界***名校,不像大奖国际官方的大学动辄数千名教工、上万名本科学生,只有1000多名教工、也只有4000多名本科生,这样却可以更加专注地进行教育和创新,这也颠覆了我多年来对大学规模的看法。在MIT我也得知,学校正在筹备第6个学院,而这个学院的业务方向定位于数字智能化和原有5个学院的结合,培养既精通智能化技术、又精通某门专业技术的双料复合性人才,学校耗资8亿美元建造的纳米试验楼也完成建设,麻省理工还在与时俱进发生着变化。看到MIT为美国乃至世界培养了一批批顶尖的人才,做出了那么多的创新和贡献,这不就是大学的宗旨和精神吗?我想麻省理工为什么会出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能够号称世界第十大经济体,他们和大奖国际官方教学和培养***的区别是什么?大奖国际官方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应向麻省理工学些什么?这是我看过麻省理工后留下的思考。
麻省的主楼分别挂有教育、创新、探索、激情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