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国家队” ① | 厚植科创沃土 擦亮中研院创新发展的“金字招牌”
来源:中研院 发布时间:2023-09-1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作为含金量极高的荣誉资质,入选企业需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的创新业绩,以及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 多年来,中国大奖国际官方集团把培育国际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依靠多年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开启了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从一个到一群,量变引发质变”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11月
中大奖国际官方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
(原中大奖国际官方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简称中研院)
成功入选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这是对企业行业领先地位、核心竞争力
创新研发能力等方面的高度肯定
自入选以来
中研院在中国大奖国际官方集团的战略引领下
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核心竞争力日益提高
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
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
践行科技报国 勇担时代重任 01 2016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点赞中研院研发的超薄玻璃;2022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国际玻璃年,这是联合国首个以单一材料命名的国际年,也是国际玻璃协会、玻璃界专家学者和中研院的共同努力的成果。为什么中研院有如此实力?是因为“科创DNA”早已注入中研院的肌理。 搭平台——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玻璃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中研院坚持创新驱动、平台引领,牵头组建、运行管理包括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在内的1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和3个国际研发中心,汇聚了由两院院士和国家高层次人才领衔的百名博士创新团队,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平台体系。 勇担当——聚焦国家重大专项攻关,推动行业转型发展。中研院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技术攻关道路上,步伐始终铿锵有力,承担了我国玻璃新材料领域多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中“十一五”2项、“十二五”4项、“十三五”3项,“十四五”3项,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材料强国建设,推动了我国玻璃工业和科技向战略性产业转型发展。目前,中研院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中国工业大奖1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数百项,所属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 汇成果——聚焦科技创新成果研发与产业化,重大原创性成果竞相涌现。中研院坚持“四个面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玻璃新材料主业,支撑了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新能源材料、优质浮法玻璃和特种玻璃三大板块发展,相继研发生产出超薄浮法电子玻璃、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高强盖板玻璃、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碲化镉发电玻璃、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空心玻璃微珠等多项“中国首创、世界领先”的玻璃新材料成果,迸发出澎湃的创新力量。 践行产业报国 扛起企业担当 02 以创新链引领工程链。中研院凭借自身在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服务方面的卓越能力,稳居全球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和高端玻璃装备市场65%和50%的份额,新能源工程技术团队成为欧洲最大新能源工程总承包供应商,持续为国内龙头玻璃企业及“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提供工程服务,支撑我国汽车产业、新能源、信息显示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以工程链服务产业链。中研院构建了玻璃新材料产业链集群,打造了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新型显示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等硅基新材料集聚态势,建立了新型显示、光伏玻璃、应用材料、特种玻璃、高端装备等全产业链体系,研发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核心技术和成套装备,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产业联动、辐射带动、协同发展。 以产业链支持创新链。中研院以产业化目标开展成套技术开发,所研发的技术、工艺等都需在产业化过程中进行验证,继续攻关应用技术难题、解决产线中的缺陷,这就是从1迈向N的过程,也被称作科技成果产业化必经的“死亡之谷”。中研院在产研共推中,把科技成果产业化,再把产业化过程中新的科学技术痛点,反馈到研发中,实现科研与产业“双向奔赴”。 聚力纵深发展 续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03 加强顶层设计,高效配置资源。中研院研究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具体举措,实施以首席科学家制度为核心的科研创新机制、充分调动高水平人才的积极性;实行“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创新机制,与生产企业加强沟通,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并制定科技投入长效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中研院建立了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科研人员职级晋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抢抓科改示范和混改试点机遇,实施股权分红激励机制,科研团队以研发成果入股、分红。 聚力招引人才,打造发展高地。中研院采取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对高端人才建立“全职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的机制,筛选“引进人才”为新进青年技术人员的导师,并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培养方案,与海内外数十所名校建立了人员互访、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计划。